详情页

详情页

DETAIL

官渡街道:创新“文化+”, 有“学”有“游”更有“乐”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6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文化的力量日益凸显,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引擎。融合创新,作为新时代的文化发展战略,正引领我们探索“文化+”的无限可能。官渡街道党工委致力做好多元发展的大文章,通过巧妙融合文化与党建、旅游、养老等多个领域,书写“文化+”发展新篇章,激发社会各领域的活力,促进产业多元化升级。

  “文化+党建”,筑牢信仰堡垒。官渡街道为进一步强化党的建设,提升党员队伍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养,从弘扬红色文化、强化党员教育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文化+党建”的新模式。一是用活红色资源,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积极深挖辖区红色文化资源,探索党建研学路线,依托占地5000余平方米的云宝斋村史馆,打造“滇越1903”“红色电影博物馆”“红色文化馆”“碑刻文化馆”等十多个主题空间,吸引150余家党组织5000余名党员参观学习,让实地探访的党员干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邀请老党员、革命后代等在龙马社区“龙马村革命据点”纪念碑前开展别开生面的“微党课”,通过讲述龙马村地下党组织的故事,让党员们从革命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二是丰富文化活动,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推动党建与文化发展互融共促,结合主题党日、党员志愿活动等,联合街道兼职委员制成员单位开展多元党建共建活动,组织辖区党员干部开展“重走长征路”革命传统教育、观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将文化元素融入党建活动,不断提升党建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凝聚力和感染力。

  “文化+养老”,构建精神家园。近年来,官渡街道高度重视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以文化人”作用,充分挖掘辖区文学艺术资源,积极组建文艺团队、组织文艺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展示才艺、交流情感的舞台。一是成立老年文艺队伍,展现社区老年人风采。充分发挥社区老年人的专业能力和特长,成立季官社区文艺队、龙马社区花灯队和非遗队、宝丰社区向阳花文艺队和舞龙花灯队、云秀社区云之声老年合唱队、世纪城社区夕阳红鼓队和世纪金色舞蹈队等15支队伍。这些文艺团队由平均年龄约为60岁的老年人组成,他们满怀热情地投身于社区的各类节日庆典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老年群体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社区的文化生活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与活力。二是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关爱老年人精神生活。始终倡导“文化养老”理念,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如在春节邀请老年书法爱好者为辖区居民群众写春联送祝福、端午节邀请社区老年人群体开展集体包粽子送安康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情感交流,真正让社区的老年人实现了“老有所乐”。

  “文化+旅游”,探索心灵之旅。街道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文化资源,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一是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依托辖区多样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历史资源,探索打造集自然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路线,让每一位到访的游客都能留下深刻而美好的记忆:宝丰湿地公园、西亮塘湿地公园等自然景观是游客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理想选择;云南文学艺术馆、云南省博物馆、云南省大剧院等省级文化地标,为游客提供欣赏高雅艺术的平台;官渡古镇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融合现代文化与古老风采,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官渡历史文化韵味。二是搭建零距离的接触平台。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共有26位非遗传承人,19个非遗项目,如历史悠久的滇剧、精湛绝伦的乌铜走银技艺、蕴含智慧的云子围棋、趣味十足的“糖画”等。街道致力于为这些古老的艺术形式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通过举办非遗文化节、技艺展示会、研学交流等活动,让游客近距离接触和了解这些非遗项目,促进非遗传承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非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文化+”作为一种创新理念,是强化基层党建向心力的重要策略,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本路径,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抓手。接下来,官渡街道将继续探索更多文化融合的新路径,以文化赋能街道整体发展,为全区建设文化强区、讲好官渡故事、发扬古渡文化、争当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排头兵贡献官渡力量。

  来源: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昆明官渡沪农商村镇银行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

沪ICP备06030408号-2

服务热线:4009962999

请使用Chrome88或IE1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