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昆明经开区召开201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总结2017年工作,分析面临形势,安排今年重点工作,动员全区人社系统把握新要求、聚焦新任务,奋力谱写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新篇章。
经开区人社局、编办、考核办分别对2017年度军转干部、促进农民就业、审改以及部门绩效管理等多项工作进行了通报,对多家工作优秀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扬。区食药监局、阿拉街道、云南创新生物产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经开三小等6家单位的领导分别就人社方面的亮点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经开区实施“深度转型”的起始年。会上,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王军表示,今年全区人社工作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坚持促发展与惠民生相结合,突出就业重点,筑牢民生底线,补齐人才短板,创新人事管理,规范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为奋力开创昆明经开区 “深度转型”新征程贡献力量。
织牢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经纬线”
今年,经开区将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织牢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的“经纬线”,全力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通过以产业项目为支撑,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以精准施策为前提,做实重点保障对象的就业帮扶工作;以实施“云岭全民创业计划”为载体,开展培育返乡“创业之星”工作;以市场用工为导向,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等方式,在大众创业、园区建设、技能培训、就业扶贫等重点工作上干出亮点,在就业援助、失业保险兜底、稳定岗位、防范风险上夯实基础。
2017年,经开区以开展“春城创业荟”、“春风行动暨转移就业百日行动”等活动为契机,多渠道、全方位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以及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全年提供有效就业岗位2701个、城镇新增就业3611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60个。
同时,经开区围绕“把园区作为推动就业创业重要载体”的工作方针,创建2家省级创业园,2家省级众创空间,3家市级新型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园区,2个农业创业孵化基地。全年入驻创业服务平台的项目达1075个,成功孵化项目214个,带动就业8354人。保障园区落地项目建设发展,招商引资就业贡献度高达49%。
去年引进培养252名高层次人才 全区人才密度达20.55%
努力探索适合经开区发展的人才工作新模式,加快研究制定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整合优质资源,提升人才资本、创造人才红利,将中央、省、市关于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好的政策带到人才队伍里,把干货送到企业和人才手中,不断提升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抓好健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人才服务信息化等工作,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培养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多措并举推动境外智力项目入驻园区。
2017年,经开区加大园区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明显,共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252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44人,硕士以上学历64人,高级技师44人。在园区优秀人才中,2人获得“云岭首席技师”称号、2人入选“第四届昆明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4人获得“昆明市优秀技术能手”称号;4名专家获批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占全市获批人数的40%;云南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首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市仅3家企业获此殊荣。
在人才扶持政策上,制定出台《昆明经开区民用航空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实施办法》,填补全市乃至全省对民用航空业特殊人才评价认定的空白。同时,积极推动人才项目引领发展,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的外国专家大卫·马卡尔主持的项目,《新型节能汞设备的研究和应用》入选昆明市高层次引进工程。
根据园区各类人才政策,经开区充分释放人才政策红利,发放各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补贴230万元,不断激发人才活力。2016年度全区人才资源统计数据显示,人才密度达20.55%。(昆明信息港 记者栗飞 通讯员黄蓉)